众所周知,《呐喊》是一部小说集。小说不同于诗歌、散文等,它展现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种类似于电影的美,能较好地表达,创造出氛围,感情而不失冲击力。在《呐喊》的几篇小说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些东西:黑夜、黑暗,无论是在未庄还是古轩亭口;人肉、人血,无论是老栓弄来的还是赵贵翁想吃的;辫子,无论是七斤剪了的还是阿Q所难取舍的。这些意象的频繁使用,无疑是让这些故事更加沉重,像不可抗拒的大山压下来,令人喘不过气来。
然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黑暗下的动作是真实,吃人是真实,辫子所缚的人心也是真实。用这些意象堆砌而成的坚不可摧的大山也是真实。这大山的压力,不过是这真实所致,而这真实是什么?
《呐喊》毕竟是部集子,是由一篇篇小说组成的。这些小说从结构上来讲确实是独立的,但是,既然被收同一部集子中,它们的意义,难道还是独立的吗?分析各篇,不难看出它们之中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是时间,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末期。这个时期,新旧事物交替,各种矛盾凸现。其次是地点人物,大多是在农村的农民。农民受压迫最深重,然而农村向来闭塞落后,农民倒体现出对革命的反动。最后是情节,大多带有悲剧色彩。如些种种最终描出了一派末世景象,这也许就是一整个真实。这样的真实令人痛苦、悲伤、压抑、愤怒,而作者却一口气将它全部呈现,这对于读者也未免太残酷了一些。不过我想这就是作者的目的。
人生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同样的真实也许只能令人感慨而已,然而,这是万万不够的。只有将无数悲剧的人生一次体会尽了,才能将感慨化作悲愤,从而发出心中的呐喊。我想,这来自每个人心中觉醒般的呐喊应当就是编写《呐喊》的作者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