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赞叹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世界正大步向前迈入无比灿烂的明天。不错,这些都不错,但这些都是最易迷惑人的世界表象。斗争被和平演进取代,冲突被融合取代,多元世界被单一化,这不禁使我们担忧,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仍然具有足够的活力以应对日益复杂而危险的人类世界?
自然科学中有一个“热寂”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系统中无序程度达到最大时的状态,现在用以形容人类社会是再恰当不过。无序、混乱无处不在,而通常人所能体会到的仅仅是其日常生活中的貌似“有序”的状态。但每天打开与互联网的连接,任何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信息的爆炸,至于其内容则几乎都是同等类型的无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了复制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可能,也就是说,互联网的面貌基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的面貌。真理不再被需要,而事实竟可以从统计中得来。每个人都可表现其价值,却不知那只是无知者的一厢情愿。于是真正的智慧淹没于无知的海洋中,无法发声以拯救。我们却沉浸于这一小小世界中沾沾自喜。这就意味着一种无声的萧条。
记得从前看到过的电影中的一些话:进化的终点是即是死亡。现在想来其实不太贴切。它所描述的那种进化是发生在一个极小的封闭的系统之中,“热寂”极易达到,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却大而复杂得多。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类的发展便可一帆风顺了。我们仍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极可能以一种“温和的末日”形式展现。特别是近年来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事件频发,且数量及力量仍不断增长,更是一种预兆。幸好我们有史诗可以参照。
直到美洲被发现,人类已满足于其已知世界许久,然而社会发展却实在是停滞不前。而美洲发现以后,社会却加速发展了。为什么?因为系统的“稳定”已被打破,其规模增加了,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近似“开放”的、不均衡的状态。此时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主题——开发、掠夺、征服、探索,几乎都是外向型的。然而反观我们的现在,“和平与发展”固然无可置疑,但它有鲜明的主题吗?显然没有。这就极易导致我们处于一种封闭的自我陶醉之中。并且更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此后的进展实在不敢恭维,更不用说在基础理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了。形成反差的还有一方面——环保主义的盛行。的确,我们不能否认环保作为一种合理配置我们所有的资源的方法,但它无论如何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不动脑子也能知道,地球总有一天会被人类使用得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如果连地球都不能走出去,人类进化的终点就只能是死亡了。颇为讽刺的是,人总是短视的,就连最高的决策者也难免如此,这从各国在航天事业与环境保护两项投入的差距可以体现。
这使我联想到中国古典时代末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思想是人性的,适用于管理已有的事物,是内向型的。而西方近代的种种“丑恶”是非人性的,但能取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是外向型的。二者相结合,是否能得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真理呢?我想是极有可能的。面对当今人类社会无声的萧条,也许只能心怀道德准则,同时又仰望灿烂星空才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清醒的头脑,一方面,如马克思一样揭示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真理,另一方面,做一个坚定有力的大道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