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夜行

一切の有為の法 夢幻泡影の如し

我是怎样读小说的

| 评论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我的经验来源于我对短篇小说的阅读,因此很多观点是基于短篇小说的,恕不重提。

首先要说的是小说的总体特征。抛开一切艺术的修饰,小说最最质朴的形态就是故事。人天生似乎就有听故事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使得小说本身即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获得与自己现实生活不一样的体验。为了让读者有效地获得这种体验,故事就可能需要被加工为小说。故事可能仅仅重于事件本身的记录,起因经过结果的时空顺序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具体的形象的东西大多没有保留下来。而小说则在故事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细节信息,通过文字的描述努力还原为真实可感的体验。对一部好小说,“引人入胜”则是非常常见的评价。因此,阅读小说时需要根据给出的细节信息(包括对环境的描写、心理活动等)努力地想象,将自己代入其中,还原出真实的场景与内心,最好就是成为“缸中的大脑”实验中的大脑。同样,这自然也少不了作者的努力。特别强调,这种想象必须是具象的,而非读诗时所需的抽象的想象,这一点曹文轩在其理论中也提到过。

在小说内容的“真实性”得以确认之后,我们的思维都被文字带动。此时需要在意的就是情节本身,情节又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王安忆在讨论短篇小说的性质时使用了两个关键词“优雅”、“极简主义”,换而言之即是精巧,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篇幅决定的。既然一次不可能说很多,要吸引读者,那么就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刚才提到,读者的兴趣都在不同的体验上,因此,短篇小说抓住的主要是反常的事物,或者是偶然(这不同于“荒诞”,后面再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短篇小说的空间。例如《游戏的终结》中的《公园序幕》,主角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此种种都被省略了,因为这与情节无关,与情节的反常(出人意料)无关。剩下的所有篇幅都被用来塑造真实感:舒适的座位、香烟、住宅仿佛触手可及。而这真实感恰好又大大增加了结局主角身份突然变换的震撼力。

以上两方面都是小说的基础,是最普通的读者应该达到的水平。而更高一级的,则要对主题进行升华。在这一层次,读者的理解则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往往也是整个艺术领域相通的部分。比如说在《游戏的终结》中,有的人读出了对人性的探讨,也有的人读出了存在主义,有时在另一部文学作品,甚至是绘画作品中也能读出这些来。没有谁对谁错,只需言之有理。要想做到这些,只有靠慢慢积累而来的个人修养。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曹文轩所提到的,现今文学批评中存在着怪风气,而我们也发现,阅读的过程中这些怪风气也很常见。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思维僵化的表现。我倒是建议,永远要把教科书式的导读当作参考意见,读完书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看,或许更能提高小说阅读的能力和乐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