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夜行

一切の有為の法 夢幻泡影の如し

末代皇帝的三重门

| 评论

末代皇帝的三重门

——观《末代皇帝》后

这部电影,我并不把它当作历史纪录片来看。把历史拍成电影,似乎总是不能把真正的历史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相反的,它应当是故事片,是个以末代皇帝溥仪的视角来讲的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我们的历史很少以个人的视角来讲述,而历史往往只有因个人的参与才变得鲜活。个人的情感、个人的体验都是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个人的历史是残缺不全的。西方的电影艺术家,恰能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理解溥仪这个个人,从而理解我们的历史,拾起我们可能遗漏的东西。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皇帝高高在上,掌握着最高的不可侵犯的权力,在人间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然而,又有谁能描述他作为凡人的一面?皇帝并非生来就是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前,溥仪也就是个普通的皇族小孩。对于皇帝这个位置来说,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他必须一点一点学会使用皇帝的权力。但是,尽管他是皇帝,也没能为所欲为。当他提到从前主张改革的皇帝之死时,无力改革的他心中是有多么辛酸?身为拥有一切权力的皇帝,却不能走出皇宫半步,他又会觉得自己有多窝囊?皇帝的身份,非但没能实现他那处于萌芽状态的关于民主自由的抱负,反而成为了一种束缚,将他囚禁在华丽的虚幻世界里。那红色沉重的宫门,是旧王朝与新世界之间难以冲破的关卡。

而居然是新世界的枪炮把紫禁城的大门打开,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帝王最终还是走出了皇宫禁地,从此,中国便不再有真正的皇帝。这不仅是一个朝代的灭亡,更是古代世界的终结。奇怪的是,溥仪并没有表现出非常的失落。是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天,还是他的留恋是有苦不能言?这一切都已无从知晓。但是,在都市的繁华中,他的贵族生活,却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痛苦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了,直到日本人的到来。满洲国需要一个皇帝,日本人的邀请,激起了他作为满人的民族情怀。即便要冒着被日本人利用的风险,他还是重新当上了皇帝。不幸的是,他低估了日本人的狡诈。虽然他确实是皇帝,却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一道道违心的法令,使他的良心受到煎熬。同样一道红色的宫殿大门,由日本士兵守卫着,依然将他囚禁于皇帝的办公室中。而他此时,所渴求的东西,恐怕不会是当一个真正的皇帝吧。

日本人的失败终成定局,满洲国也唇亡齿寒。这位末代皇帝第二次失去了皇帝的身份,沦落为战犯。在监狱中,他从一个皇帝被改造成为一个普通人。数年的改造是成功的,尽管有着非同一般的过去,他终于也可以像一个普通人那样生活。走出监狱的门,走进新时代,本以为他的痛苦可以告一段落,可谁知,各路“牛鬼蛇神”无端出现,甚至曾经在狱中帮助他改造的人也在其中。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早就过了不惑之年的年迈的他,在迷惑之中,买了门票,重返幼时的宫殿,似乎寻找着他曾遗失的东西。或许这是因为他不满于现状,转而在过去之中寻找慰藉,又或许这只是叶落归根的朴素情怀。一时百感交集,一切不可言说的东西化为紫禁城的黄昏,在游人的喧闹声中,溶入历史的长河,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的三重门,伴随他走过了一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大变革时代,末代皇帝这一身份注定了溥仪的人生悲剧。可是,被卷入历史潮流的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面对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社会的排斥与压迫,渺小的个人所拥有的,即便是非凡的、异于常人的力量,依然显得苍白无力。李后主词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末代皇帝的愁思,恐怕不会是亡国之恨那么简单吧。

评论